习惯有很多,比如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等。其中好习惯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有益的作用。
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好习惯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父母长期培养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脚手架,让他能比较容易地攀登到良好习惯的台阶上。
那么,家长应当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具体如下: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强调自主性。不论是新课学习还是复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那些有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第一,培养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前瞻性地预习,看看哪些地方较难理解,哪些地方需要特别关注,这样做可以在课堂学习时更加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对前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性复习,通过梳理和总结,发现自己哪些知识点尚未掌握,哪些知识点尚有欠缺需要加强,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基础更扎实,知识体系更全面。
第二,培养做好笔记的习惯。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去记、去留存,在需要的时候有据可查,是记忆最好的补充。笔记既可以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也可以摘抄对自己有启发有帮助的问题。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发现笔记也能成为良师益友。
第三,养成纠错的习惯。
以高中数学为例,盲目刷题不是目的,攻克错题才是关键。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专门的纠错本,同时提醒孩子“三记三不记”准则。“三记”指的是需要记录在错题本上的三类题,一是代表性的题目,二是不该错的题目,三是常错的题目。“三不记”指的是没有必要记录在错题本上的三类题,一是超出自己能力外的题目,二是新学知识尚未完全掌握的题目,三是不常见的偏题怪题。按照错题本“三记三不记”原则来操作,会大大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二)良好的运动习惯,是强健体魄的基础
首先,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魄的基础。高中阶段学习比较辛苦,特别是临近高考,睡眠时间少、精神压力大,对孩子的身体是个很大的考验。只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坚持锻炼、科学锻炼,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其次,运动是调整情绪状态的需要。适当运动可以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从而使记忆、思维、创造等能力有所改善,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第三,适当运动还能提高睡眠质量,以保持充足的精力。
(三)良好的礼仪习惯,是文明素养的基础
良好的文明素养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修养和涵养高低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能否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好帮手和好队友,所以要用自身的修养赢得身边人的信任,才能共同阔步前行。当然,良好的文明素养靠约束和强求是不可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每时每刻的警醒自觉形成。在这方面,家长要尽可能地在生活中加以引导,同时也要以身作则。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出彩人生必有优秀的习惯相伴,优秀的习惯能够成就出彩的人生。我们相信,引导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定能够在他们日后的成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