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口岸中学2022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22年,我校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办“适合的教育”的理念,坚持“质量中心、品质核心”的思想,聚焦素质提升,深化精致管理,倾力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队伍,全力促进学校高品质卓越发展。
二、具体目标
1.素质教育稳步提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5+2”项目的实施,强化指导、监督和考核,积极申报微创新优秀案例,确保项目实施项目建设有成效、有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实施省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基地的升级改造,丰富课程基地的教育内容,提升课程基地的教育效果。
2.教学质量跨越发展。深入谋划“行政班+走班”改革,推进“主体参与·责任课堂”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2年高考本地班本一达线率40%,本二以上达线率95%,新疆班本一达线率75%,本二以上达线率95%。
3.师资队伍优质打造。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开展“一师一特”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基本功比赛,参与率、优良率达市直前列。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升,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特色形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4.基础建设较大改观。启动学校图书馆和校史陈列室的建设,推进学校实验室的维护和更新,确保高质量使用。配合高港区的道路改造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5.安全管理细致落实。落实安全工作职责,加大安全工作的督查和考核力度,强化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深入推进“警校联动”工程。全面更新校园监控系统,启用学校东大门及其停车场,实施人车分离,确保校园平安和谐。
6.后勤服务改革提档。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妥善做好原有后勤人员的安置工作,加强后勤服务管理,确保学校环境更加整洁、服务更加优质。
三、主要工作举措
(一)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均衡发展的学生
1. 丰富素质教育“5+2”工程实施路径。创新素质教育开展形式,搭建丰富的展示和锻炼平台,创新德育工作载体,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切实增强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素质教育“5+2”项目的实施,在项目的申报、建设、实施及微创新案例的总结等环节,强化指导、监督和考核,确保在项目的建设和使用两个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结合项目实施,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选择,努力建设一批校本特色社团。加强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研究,开展形式丰富的研讨和交流活动,鼓励创新探索,培育和推广典型经验,打造特色品牌。
2.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细化行为习惯养成管理抓手,从迟到、学生证佩带、师生互致问候、乱丢乱抛、清洁卫生、待人接物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做到学生管理新常态,从细微处入手扎扎实实地推进学生行为习惯的改进。设立卫生整洁教室奖和文明宿舍管理奖,提高班级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客观、公正开展考核工作。做好环境卫生及校风校纪的检查、评比工作,加强学生会检查人员的培训,并将考核结果列入班级工作量化积分考评中。做好评优与“关爱”后进生工作。大力开展校园十佳“三好学生标兵”和十佳“优秀学干标兵”评选活动和优秀班集体评比,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和违纪等特殊学生给予特殊关爱,多与他们谈心、交友,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
3.加强体卫艺工作开展。深入开展健康发展学校工作,健全工作组织、机构和制度,充分用成长发展中心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师生获得健康体验,活跃身心,提高师生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实现学校及全体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抓好阳光体育工程,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积极开展运动会等各类体育活动,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扎实做好美术班教育教学保障工作,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与外校交流互动、赴外采风等,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做好艺术统考准备工作,确保达线率和本科人数双达标。
4.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挖掘校园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每一片草地、每一个景点的文化内涵,赋予育人功能和意义。积极拓展橱窗、黑板报、电子屏等育人阵地,加强培训,明确主题,确保做到内容丰富、效果显著。加强校内文化环境布置,丰富宣传内容,强化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文明城市和文明校园建设等的宣传。教室文化布局要合理,内容要体现班级特色。图书馆、实验室的标语、画像要与场景相协调。教师办公室墙面要有《师德规范》《中小学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宿舍文化的布置以学生自主安排为主,但要加强指导,定期评比。
(二)倾力精致管理,激发学校发展的活力
5.健全学校现代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探索依法办学的新途径,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学校组织机构和议事规则。完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提升家长对学校管理决策的参与度,加快学校民主管理进程。始终把精致化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追求,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做到实施前精心计划、实施中精细推进和实施后精密反思。系统梳理、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将制度物化为规程、形成为常态、转变成素养、积淀为文化。
6.放大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及时修订完善学校绩效考核方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构建新形势下教师教育教学评估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推行班主任竞聘上岗制、班主任选聘科任教师制、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校级干部述职述廉制,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和工作标准,科学制定各层面的考核目标,加大考核力度,将教育教学的质量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努力营造学校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7.推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积极思考谋划学校校园保洁、宿舍管理、木瓦水电等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聘请专业的符合资质的公司承包负责。妥善做好原有后勤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稳定和谐。加强学校后勤服务的管理,强化各环节的监管和督查,了解后勤服务的实施状况,及时做出反馈和调整,确保学校环境更加整洁、服务更加优质。以此深入推动学校管理机构和体制的改革,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体系的精致化转型。
8.推进学校人文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师生权益,通过校长信箱、座谈会等途径听取师生心声,尽量满足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心理需要。坚持民主决策原则,不断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等制度,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广泛调研、集中议事,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充分发挥沟通激励功能,激励肯定师生的进步、发现师生的潜能,促进师生将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统一起来,引导他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成就学校的持续跨越发展。
(三)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9.积极谋划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充分准备,及早谋划,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颁发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联系新课标、使用新教材、参加新高考的教育现状,积极思考谋划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谋划具有学校特色、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确立校本课程核心思想,及时规划、统整学校课程内容,引导各学科开发国防教育、人文素养等主题的阅读类课程、活动类课程、艺术类课程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组织开展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活动,不断放大校本课程的效用和影响。
10.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立足课堂主阵地,积极推进“主体参与·责任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模式实施的学习和培训,做到主动运用,特色呈现。加强学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通过随堂听课、学生测评、效果分析等途径,加大考核力度,确保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11.探索“行政班+走班”的校本化路径。按照“精心谋划,大胆尝试,分步推进,及时总结”的策略,在高一年级各开展分层、分类、分项走班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工作,高二的学测科目教学以及高三“培优补齐”工作采取“走班”教学的形式。依托学校“双岗双责”工程,细化“行政班+走班”的实施路径,组建由班主任牵头的行政班管理团队。构建校本化的特色课程体系,优化“行政班+走班”的实施效果,为“行政班+走班”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空间。创新“泰微课”的校本化运用举措,充分发挥学校智囊团辐射示范作用、优秀教师教育教学导向作用、联盟学校协作引领作用。
12.创新教学提效的举措。优化校本资料编写,确保科学、针对、有实效,加强校本作业滚动纠错练习,提升实效。完善多维立体的教学监控体系,包括抽签听课、专家听课、年级组巡课、教学常规检查、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方式,确保教学工作常态高效运行。完善学校课堂教学效益考核评价方案,将教学效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四)重视能力提升,建设善学善思的队伍
1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把师德教育渗透到全体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不断完善并积极推进师德表彰奖励制度,推选师德模范、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群体典型,弘扬师德正能量。
14.加强教师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泰州师说”网络课程培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邀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座,组织本校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提升个人能力。扎实推进班主任竞聘上岗工程,确保能者上、庸者下,形成良性竞争循环。开展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师一特”活动,搭建平台,挖掘教师特长,助推教师成长。加强科研工作引导,鼓励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反思与研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视野与境界。
15.加快名师队伍打造。围绕“泰州卓越教育体系”的建设,使“追求卓越、提升品味”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完善“教师素养提升”“校本化教师培训”“发展性教师评价”等工作机制,构建多元、开放的名师培养体系,开发丰富、优质的课程,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搭建优质的教师自我发展与成长的平台。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智囊团的功效,用名师专家引领和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家长评教和教师互评的师德考评活动,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开展“名师走教”“名师展示”等活动,搭建优质平台,开展丰富活动,培养卓越教师,打造卓越教育。
16.发挥教研助力作用。不断加强培养教师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充分发挥教育智囊团作用,组建各学科骨干教师研修共同体,鼓励更多教师积极投入到草根式、校本化的教学研究中,引导教师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以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益,重视在实践中的研究,特别是学科课题的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新课程教学向纵深发展。加强课题研究与指导,确保已立项的三级课题研究扎实、有效、有序开展工作,积极做好“十四五”课题的申报、准备工作。
(五)加强硬软件谋划,提振学校发展新气象
17.切实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思想建设作为根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认真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规范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党组织建设,健全“三会一课”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加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力度,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积极营造学校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18.深化民族融合教育。创新举措,开展丰富精彩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实现学生自我发展。努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科学调整教学策略和课程安排,推进教学精致化管理。大力推进省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课程基地的升级改造,丰富课程基地的教育内容,提升课程基地的教育效果。不断优化民族教育管理思路、激活管理活力、创新管理举措,充分发挥学校“三全”民族教育管理品牌的效应,以品牌保安全、提实效、谋发展。
19.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学校安防设施设备的提档升级改造工程,不断强化安全常规管理,常态化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监管,不断健全完善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安管处职能,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紧急预案机制,常态开展各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演习,积极开发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确保安全教育课程开设率、学生受教育面和课时落实率100%。高度重视新疆部教育管理安全,确保学生活动安全、外出安全、思想积极,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
20.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将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思考腾挪的空间和发展的路径。规范学校新建食堂、体艺中心的使用和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监督和考核,及时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存在问题做好反馈和改进,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启动学校图书馆和校史陈列室的建设,推进学校实验室的维护和更新,确保高质量使用。积极配合上级政府部门,做好新校区的规划论证工作。
21.重视信息宣传工作。深入挖掘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学校教育教学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教育良性循环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宣传工作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宣传队伍的建设,用人唯贤,崇尚实干,培养一支讲政治、有水平、能战斗的宣传队伍。加强新媒体建设,重视校园网、微博、微信、校信通等信息渠道建设,及时更新信息,用好用足新媒体。继续强化和改进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报送学校相关信息,切实做好教育舆情监控、上报和处理工作。
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发扬务实奋进、开拓创新、进取有为的工作作风,牢牢抓住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不断研究,不断学习,以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创造学校卓越发展的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