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新课标新教材思想政治省级培训
陈友芳教授---必修2《经济与社会》框架和体系设计说明
锡东高级中学 董琰
2019年11月13日上午8:30开幕式,省教研员顾润生主持会议。
首场报告是大名鼎鼎的陈友芳教授,之前只是在别人的图片中看到过,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颇有艺术家气质的长发,而今天终于能亲临现场听报告!陈教授幽默开场!
(怕错过精彩,我就时断时续录像,回家后挑重点整理成文)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
根据本教材的性质特点和课标的要求,介绍总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方面思想。社会建设中也是着重反映与经济建设有关的社会建设,例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制
强调纠正弥漫在高中教学中的错误: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责与作用之一,不要把政府做的所有事都叫做宏观调控。讲我国经济发展,不仅讲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五大发展理念,侧重讲根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五大发展理念怎么去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怎么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反问:政治应该选吗?以后九门课分为政治课与非政治课,政治课的春天来了,不用担心政治课以后没人选,政治老师教书要看自己能不能适应。但是春天来临之前一定有冬天,但是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为什么没有投资理财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是由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政治课很重要,我们一定要认清到底什么是政治课?这门课是干什么的?我们不妨想一想,投资理财消费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吗?当然不是,我承认这些内容很重要,但肯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怎么进课程,怎么进基础教育,我们应该另外去研究。所以政治课一定要按政治课的要求去上政治课,在你的教育下,这些孩子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
二、教材呈现方式选择的基本理念:四化三贴近两尊重
“四化”是指优化情境、强化活动、深化辨析、淡化定义。
优化情境:教材编写要创设一个个来自真实生活的情境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素养。教材从两个方面做到情境的优化,第一:对情境素材本身的优化,素材全部来自于生活实践中有代表性的问题、有代表性的现象,这些情境都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反映思想政治学科的某一个素养。第二,对情境的分布结构做了优化。什么是素养?说白了,就是能不能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能力去应对复杂的新颖的结构不良情境中的问题。教材编写有教材编写的规律、教学有教学的规律,凡是涉及陈述性知识的,关于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一般情境都是短小精悍的,简单的、熟悉的、结构良好的,答案不是那么开放。凡是涉及到程序性知识,就是关于做什么的,怎么做的,一般情境简单,新颖,但是有部分的情境比较开放,结构不良。凡是单元综合探究的,都是复杂、新颖的情境,一般来讲都是开放的、结构不良的,教材编写时选择复杂程度不等、新颖程度不等、结构不良程度不等,按照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素养。
强化活动:第一:探究性活动序列:每一课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通过来自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情境的探究,通过自己的思辨、辨析去理解学习内容,以此去发展他的关键能力。每个单元设的综合探究,也是筛选来自真实生活中情境素材,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来讲,每一课的探究与分享侧重的是课堂内的活动,着重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综合探究侧重的是课堂外的活动,主要是知识的综合运用。第二、活动学科任务化,以此来实现活动的内容化。也就是说把思想政治的学习任务分成四大类,要求教师设计的活动应该用这些任务来承载,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在这些任务中来解决问题,发展素养。活动中有任务、有内容,运用内容去完成一个任务,从完成活动来发展素养。
思辨性教学:通过学生的辨析、思考来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培养他们的能力。
淡化定义:淡化定义不是不要定义。政治学科概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有严格定义的概念,一类是只有描述性定义的概念;一类是根本没有定义的概念。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能够用语言明确表述的知识),一种是隐性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正如波兰尼所说的:在人类知识海洋中,这片大海主要由隐性知识构成,,显性知识不过是这个海洋里的漂浮的一座岛屿而已。平时人与人的交往主要依赖的也是隐形知识,例如中餐中少许盐?凡是用隐性知识很好理解的,坚决不给定义,即便给也只是描述一下。利用生活经验很好理解的也不给定义或很少定义。凡是隐性知识很好理解的定义,在高中阶段如果给的话,反而把高中教学搞坏了。根据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原则,这些概念定义问题放到大学去解决。例如什么是货币?搞的都不知道什么是货币?纸币是不是货币?反驳:把每个月拿到的红票子给我,你干不干?概念教学如何考?如果考概念,一定先要把概念的定义告诉学生;高中阶段的概念教学目标:学生知道这个概念并能用这个概念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他学科语言的表达能力。什么叫善良?什么是勇敢?加法,下个定义?
“三贴近”是指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两尊重”是指尊重学科逻辑,尊重生活实践逻辑
四、框架和体系设计需要回应的关键问题
如何体现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建议参考《课程教材教辅》第11期文章谈核心素养。我认为从三个维度出发,是不是按照知识的内化和外化来考查的。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知识有没有结构化、能不能用学科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掌握这个学科的思维方法。去年《中国考试》发文:由知识到语言到思维从内化角度讲代表素养在提高从内化角度讲一个人具有素养的最高标志就是能够掌握运用好学科的思维方法。什么是外化?就是讲你所学的知识能不能迁移到复杂的、结构不良的、新颖的的情境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迁移角度讲,素养的最高标志是能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案例:去年的马拉松题:第一从内化来讲考查了政治学科中两个重要的思维方法:一是理论分析方法:市场现象一定考虑供求分析方法,一个供给一条、需求一条、供求一条;二是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想结合的方法,供求分析方法和热点相结合,从热点里找答案。第二、考查了用学科语言的表达能力,会翻译,把非学科的语言用学科语言表述。素养导向第一点,素养导向的本质出发,精神实质出发。
笔下有素养,心中无素养。如何写教学目标?严格来说素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看到素养的行为表现。教学目标格式: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能够运用什么样的知识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到什么样的表现。把问题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学科表现相结合就是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才是课观测的、可评价的、可反思的。
素质的载体就是情境。什么是素养?素养就是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真实的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长期以来生活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情境时一定要根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题目的考查目标对情境创设和结构化改造!对有用信息无用信息想考学科阅读理解的可以保留,世界有摩擦这个事实是否要保留,(牛顿的万有引力就是假设没有摩擦,但火箭就要保留)。不要怕新颖的情境,一定要还原熟悉的情境。高考就是要考你的迁移能力。
学科思维方法是要真正学习的,多教思维方法,少教具体知识,主要是教会孩子如何通过思维方法学会知识。解主观题的三步骤:看材料有没有名词解释和主题句;答案和材料有关的、答案和材料无关的;如果有关如何做题,有关的材料是哪几句,接着翻译成学科语言,在此基础上做逻辑推理。
问题树:经济生活这本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每一课每一框每一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由这本书的基本问题出发推出每一课,每一每一目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列成问题树。经济的基本问题就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然后变成3个,再变成10个。教师要对每一课内容做问题还原,每一目要回答的问题不超过3个,通过创设符合学情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知识结构化:第一种基于学科问题树的结构化,即从基本问题出发形成问题树;第二种也是最重要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结构化,即从陈述性知识发展为程序性知识。当我们教给学生程序性知识时,学生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第三个是理性形态的知识和感性形态的知识的结构化。理性概念如原理、感性是具体的情境,用学过的概念原理来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如果有个原理以前考过千万要注意,不能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