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美好生活必须教育好每一个普通人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新年贺词中“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最伟大”的铿锵话语让我震撼也深有感触——作为教育工作者,唯有教育好每一个普通人,才能真正为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想起亲身经历的两件事。
一次是和朋友一起外出吃饭,因为走错了停车场入口,必须出去。但是那个入口是个很陡的斜坡,又因雨天,变得又陡又滑。由于我和朋友的驾驶技术都比较差,要我们倒着开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就向停车场的保安求助,希望能允许我们开进停车场绕个圈再出来,没想到保安不仅不允许,反而说我们故意捣乱挡住别的车辆入库,甚至还报了警。好在警察劝他让我们开进去绕一圈再出来,但一天的好心情却被破坏得荡然无存。
另一件事发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飞机场安检处。我带着到美国学习的中小学校长返程,有位女校长忘记把1瓶容量超过100毫升的化妆品托运了,剩余的时间又来不及重新办理托运,就卡在安检口了。由于那个校长不懂英语,在安检处和安检员说了半天谁也不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我询问之后才明白,那个安检员想帮助校长把那瓶化妆品分装到几个小容量的盒子里,这样就不用扔掉了,但是必须重新过安检,需要有人跟她一起去到安检口重新过一遍。她看我懂英文,二话不说拉着我就往外冲,怀里抱了一堆小盒子,跑到外边跟我一起分别把化妆品挤到若干个小盒子里,又让我走绿色通道快速过了安检,顺利登机。我非常感动,连连称赞,而她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不能忘记:“I want to be treated as I treat others.”(如果我希望别人善待我,首先我要先善待别人。)这件事虽小,但却因为一个普通人的善解人意让我们同行的校长一路都心怀美好。
其实,美好生活的感觉是由每一天生活的点滴体验积累起来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普通人,他们的每一次行为选择、每一件小事的处理方式都会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体验。
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提出,教育通过培养和发展人类普遍需要的素质或普遍价值来实现理想的社会。他所追求的这种与“美好”“幸福”相联系的教育其实就是对普通人的教育,唯有当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具有这种人类普遍需要的素质和价值观时,这个社会才可能是美好而幸福的。
“教育好每一个普通人”是对教育的功能、使命定位的回归,它所要阐释的是教育究竟是为谁而存在以及该怎样履行教育的使命。“教育好每一个普通人”决定了教育的使命应该是面向绝大多数人的教育,是面向生活的教育。
然而,反观我们的教育实践不难发现,我们通常并没有把普通人作为我们关注的重要对象,而总是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最少数的塔尖人群:高考关注的是“状元”,一所学校即便能够让99%的学生都考上不错的大学,但只要没有出过“状元”就难以成为“名校”;课堂上教师关注的是“优等生”,即便明知道有些“优等生”除了会考试啥也不会,但是因为他们能让自己的业绩榜“光鲜亮丽”,所以根本就顾不上考虑只会应对考试的他们未来在生活中会是什么样子;即便明明知道绝大多数人不过是中人之智,但也总恨不得对所有的学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用少数天才的标准去要求绝大多数普通人。于是,这些普通人不仅慢慢地在天才标准面前,在远离生活、不明意义的学习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快乐、失去了自信,甚至也在被忽视、被慢待中失去了善良。
“教育好每一个普通人”并非反对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应该有精英教育的存在。相反,真正的因材施教一定是要分层次的,分层次的教育就一定会有精英教育。强调“教育好每一个普通人”,是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教育为生活而培养人,强调教育“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这个朴实的本体价值而非“服务于某种功利目标”的工具价值。教育实践中对少数精英群体的关注必不可少,但那不应当成为教育的主体功能和主体价值。如果教育者都倾向于把目光聚焦到少数天才的身上,倾注更多资源到他们身上而忽视或弱化了对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教育,教育的价值和标准就会偏离它的本原,就会脱离与生活的联系。我经常跟一些教师、校长说这样的玩笑话:当我们不知道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该怎样培养人的时候,我们不妨用“丈母娘”或“公公婆婆”的心理想象一下,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你所希望的未来儿媳或女婿的样子。
教育不能成为远离生活的神坛,不能成为为少数精英服务的工具,教育是大家的,只有带得回家、落得了地的教育才是能够创造美好生活、普惠人民大众的教育。作为教育者,培养出“状元”自然会让我们高兴,但是,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因某些人素质不高而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时候,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当年他们还在学校的时候,他们是不是被我们忽视的普通学生?他们是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而变得缺乏责任心、不懂变通?
教育好每一个普通人,是教育者最朴实也是最神圣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