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做教研
徐志伟 南师大博导,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会成员,南京市教研员
如何将问题转换成课题
教科研成果单一化,不多元,从一至十一给予多种形式。论文有一稿,二稿,随笔,综述等
课题申报如何填表,开题报告,中期评估,研究报告如何做研究,给了几个报告案例。
如果到南师附中交流,可以找我。
准备了四点,重点讲第三点。
三,教学型,教研型,学习型的三者合一
1.母课例:他者,我者
在教学型研究中能不能打造母课例,母课例,是一种生长性的课例。生殖生长,一个能解决一类,这课例在不同时代可以常读常新,就像令狐冲的一招破刀式,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感受。衡量老师好的标准,
有一个一批好课例。
钱梦龙的死海不死。一节课分三个环节展开,结合历史地理说说你知道的死海。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这课我可以不教,你们可以不必学了。同学们,你们看看这篇说明文与其他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学哪个方面,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想学什么?趣味性。最后做一个微探究。死海如果真的死了。我们去探究。
以此课作为案例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不必教不必学,重点教重点学,
课堂场景不停地切换,伤九指不能断一指,集体备课,一书本整体思考,分析其中的一。
同学们,你们想学什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由学生提出问题,而不能由老师控制课堂,用反人性的问题让学生不断围绕老师的问题。
青年老师上课,翻一遍教材,看教参,下载课件。就可以上课了
青年老师缺少责任感,缺本钱。而有些教师书翻黄了,书在心中,教学内容烂熟于心。文若已出。课堂才能从容自如,
文本熟悉后课堂就像一个面团,拉拍都成型——圆了是团,扁了是饼,长了是油条,再长再细是龙须面。
锻造贯通的母课例。
写作,想不想写,会不会写,如何去写,如何写好。
孩子在写作课上咬笔咬指头。
老师可以降低难度,分层,素材可以来自教材,生活。
中国古人的字号研究。
同学们能不能给自己取一个字号,查工具书给自己取字号。学生很快取好。
我们今天的任务将自己取字号的过程记录下来
说说你的构思。说开头就知道结尾,能不能说说结尾。
这个活动,想写的问解决了,能不能写的问题解决了
知识镶在需要中才是最有用的。
由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知识。
这课例将写作课的问题解决了。再用现实中的问题来检查这一母课例。
如微型小说的写作。
老师看笑话。想不想听?
不要小看笑话,尤其是高三和初三的复习课,第一个乐的成绩不怎么样,笑不出来的也是有问题。
高三二模是难的。考试让学生从此怀疑人生。我就让他们看丰子恺的漫画。“跌一跤
且坐坐”,说感想。
你们想不想改编或创编这些笑话。四五人一小组。分享交流。
这些笑话有没有规律,有没有共同的地方。一个由头,翻转过程,误会巧合。
第三个活动环节。看微型小说。学生说是拉长的笑话。不信,可以自己写微型小说。发稿纸让学生写微型小说。
“”记有意义的一天”,“记有意义的一件事”。最坑爹的作文,哪里有那么多的意义啊!
微型小说有思维游戏的功能。
年轻教师要多观察名师的课,寻找母课例。
2.小课题,教研四句
做教研型教师
每个学校有省市课题,课题研究在校本研究中倡导小课题研究,小课题不小,背后有大视野,大智慧,大情怀。2010年开始评基础教育成果奖,名校做的,几代人做的。数百人上千人形成的成果。如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洪宗礼的苏派语文,外面的专家有上千人。
我省宣传推广三个项目,都是小课题。理化生老师闲聊,高考考试,内容不考了,老师不教,学生不学。这个代价太大,如果没有实验,学科素养成问题。文理比例三比七。理化生不做实验,公民的科学素养会降低。凡教科研做得好的都是自讨苦吃,把我们的课标,看对方的课标,很多实验双方都有,挤课时,做小实验。结果成为省特等奖。
2003年南京高考之痛。走上了加班加点,四节变五节课,四十五分钟变四十分钟。三个月后,几位老师聊天。同样试卷,上届和本届的均分不同。反思自己的教学,但课基本上没变,五分钟没有了,复习总结,整合提升的环节没有了。课堂少五分钟后,带来的是学生思维能力差。怎么办,三分钟导入变一分钟,五环节变四环节。一节课,一学科,九学科,一整年,三年。计算的结果是吓人的。
教育情怀,理想,责任与担当是校本研修的软肋。
气,没有气象。如果在这一块有研究,也是很有成就的。
老师有责任意识,自己做,做到成效了,领导肯定会支持。学科的同整,没有做高大上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课题不是我们中学老师讲的,但是我们要关注它。而“课标的的变化会带来哪些教育教学的变化”倒是值得我们研究。
如语文可以做整本书阅读中的学术名著阅读。做任务群教学,做跨媒介学习,评价的水平一二三等,开发新的量表评价一节课。如作文的水平一和二和三,老师编,学生对照,自己评自己改,让老师评价,变成写作的标准,用评价来教,用评价来促进学生学。模块评价量表,专题评价量表等可以用来做课题。
年轻老师做教研四句
问题即课题
教师即专家
工作即研究
效果即成果
课题即问题
将陈述句加问号就是课题。如四人一组是合作学习吗?四人一组是否有思维品质的问题驱动四人的活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自己的教育视野搞得很狭隘。教育应该办什么样的教育?人民需要教育吗?家长需要教育,满足家长的需求,办教育要考虑民族的未来。
像林黛玉一样,时时在意处处留心。
科研也需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
教师即专家
反观自身,改进课堂,学校花了很多钱,要改进教学
工作即研究
课题一会儿开题,中期,结题,被课题管理人员督促,工作和研究没有形成一体。
美国短跑运动员连续三年冠军,我成功是没有一百米的概念的,我的概念是十米,前十米,中间的十米,最后的十米。课题一般是三年,三年变六个学期,六个学期可变成两个月的计划,越细,越能够将自己的课题与日常的教学结合起来。将内容,人员分解得越细越好。
效果即成果
学校的课题要结题,真正分享的是我们做的作文本。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微创新不断推去教育教学的改变。
作文本每一页有“快乐写作,智慧表达”字样。我们的教育观,我们的学科教学教育观,写作观,收集了一百多种,最后两句成为师生写作教学的观点。
在每篇作文的最后加了自主评价,“请用一句话评价你的文章,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最精彩的内容,哪句话修改后可以变得更有意义”。第二个也具有教育学意义。可以让学生看到进步。这篇文章你喜欢不喜欢呀?说说你的理由。有个语文老师,特级,他的上课必杀技是:这篇文章有人喜欢吗?说说理由。作为教研员,他的课肯定定为D等。但学生喜欢他,成绩很好。作文都写好的评语。发现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教育。
学生反映:通过这样评价我自己也成为一名清醒的学习者
评价,可以是老师,家长,同学。评价的即时性。
封底,学生用行楷抄一句名言。提笔就是练字时,赫尔曼.塞斯的名言。阅读是写作的妈妈。用行楷抄,学生到三年级字开始写得不好了。进高一后让学生练两个月的正楷,紧接着练一个月的行楷。很多学生的字美了,而且提速了。字好了,在高考中就可能沾大光了。
3.静阅读,书,像,人
为学生而阅读,阅读动静不要太大,率先垂范。
大鱼带小鱼,小鱼就有从鱼之乐。
读书,互补性阅读,语文教师读科学传记,读理工科书箱,科学思想方法,理科教师读文学作品,互补有利用学科素养提升。阅读读一点佛经,基督教文学,坛经,金刚经,法华经,悲惨世界,读佛经等作用很大。教育的情怀,读出来。
读像,教育类的电影,谁是第一名,音乐之声,到网上搜,八点几的肯定是好电影。高一第一次班会让语文老师上,看电影春风化雨。一遍又一遍地放最后的镜头,教育的效果不言而生。电影美丽心情。
看安徒生童话。看绘本。
回到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儿童的界定是零到十八岁为儿童。
高中也要学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要有生命迹象。
学法无高下,适合才最好。
西游记教不好的原因是读不懂儿童。
儿童的思维是非连续性思维,是形象思维,儿童需要重复,是天真的世界。回到儿童,了解儿童,不要误读儿童。我们很少研究我们的服务对象儿童
读人,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等。有一位老师连续五年读叶圣陶,读着觉得自己也成了叶圣陶。读他们的东西不知不觉也会成了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