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徐伯钧江苏省教师发展中心 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江苏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所
在四星级学校复评估等活动过程中寻找教研组,了解教研组现状。有很多让我们认真反思的地方。
教研组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教研组如何处理课标,如何进行集体备课。教研组建制全,但领军人物在学科管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关于教研组建设的文献研究。
教研组建设专业标准,从多种维度规范教研组工作,校本研修的基础是教研组的研修。
主要内容
一,教师发展,贯穿职涯的专业提升
二,价值判断,校本研修的本质追求
三,事实判断,校本研修的现状描述
四,路径解读,校本研修的方式举隅
小升初衔接教育
四节课能不能成为课程,有没有课程标准,课标上的设计有没有认知的断层。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反对。是伪研究。
一、教师发展,贯穿职涯的专业提升
1.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适应期,熟练期,成熟期,创造期
2.专业发展的内容
师德 师风 师能——与习总的四有一致
师德,教师的行为规范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从维度和领域两个角度来描述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颁发
这两个纲领性的标准构成培训的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
从普通人到专业者的发展过程
二、价值判断:校本研修的本质追求
1.正本清源,核心概念的界定
从校本教研到校本研修
校本: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
研修:
研,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修,装饰,使完美,整治,恢复完美,钻研,学习,锻练,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
三打白骨精,师徒三人各自研究,分工合作,事后专业都获得成长。
孙悟空和牛魔王研究。当自己变成庙的时候如何将自己的旗杆放到前面。
明线是专业研究,暗线是专业成长
2,沿波探源,校本研修的内容概述
3.按质归类:校本研修的内容解读
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调研,课堂诊断,资源建设,课程开发
课标是校本研修的首要内容
语文没语言味,数学没思维味,化学没实验味,物理没自然味,生物没生命感
学生用笔,小学用铅笔是有生理学依据的
不研讨课标就无法教好书
音乐,美术,各自有自己的魅力,我们也可以用语言的魅力吸引学生
课堂诊断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集体备课中的二次备课如何开展?
4.按形归属,校本研修的形式分解
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
5.教研组织,校本研修的实施主体
教学研究组织 :教师发展共同体
6.角色定位,教研组长的身份认同
课堂价值的传播者
课堂教学的示范者
教研活动的组织者
教育科研的引领者
课程建设的指导者
7.专业引领,教研组长的素质要求
主动及时发现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善于策划组织团队开展针对性研究
积极组织适合团队成员的研修活动
有力落实学科教学过程管理和指导
开展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活动
8.专业发展,校本研修的本质追求
直接动因,解决问题
本质追求,专业发展
三、事实判断,校本研修的现状描述
1.现状调查:实然的校本研修学校科研调查表
2.现状描述:想说爱你不容易
教师要有科研自信,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在做科研
教研组建设现状,强化了教学的竞争性,弱化了团队的合作性
追求教学进度与结果,丢失整体发展的纲照
关注文本档案的管理,忽视研修活动的策划
重视自上而下的执行,忽略实践问题的解决
教研组是老师的身份证,年级组是老师的暂住证
3.归因分析,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误解
学校管理科层化:强化行政功能、弱化教育使命、淡化学生发展
四、路径解读,校本研修的方式举隅
1.课程理解,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
文科教学理科化
每一门课程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习得,全面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塑造都具有独特的功能。
三有三无,有课表,无课时,有教室,无课堂,有活动无课程
活动课程化不是单纯的活动,课程有体系,有评价,将运动会作为课程来搞.课程背后是理念,行动的背后也是理念。
2.课堂教学,专业发展的实践源泉
课堂是什么?
很多人理解为传授知识的场所,而这里的知识又被固化为来自教科书和考纲的内容。
现实的课堂教学存在三个分离:知识与能力的分离、学习与成长的分离、教书与育人的分离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3.教学研究,专业发展的基础性活动
备课组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备什么,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如何开展
4.教育科研,专业发展的提高性培养
教育科研的特点,平民化,实用性
人人可以做,是研究问题。教育科研要走下神坛,走近学校走近教师走近学生。
保持其平民化的本色,保持其实用性的特色。
成为专家后成为专头,要敬畏你的研究。
教育科研的基本思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教师,教学行为,教研活动,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的非常态研究形式:
课例研究,专题研究,微课题研究
5.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的深度追求
对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校:促进学生特色发展
对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专业表达,教师发展的有我之境
(1)按部就班,专业表达的常见形式
(2)概念解读,专业表达的个性特征
(3)层层递进,不同形式的内部联系
(4)难点突破,专业表达的规范要求
结题报告不能作为课题的成果形式的,应该是研究报告。
(5)遵循规律,发展阶段与成果对应
(6)专业表达,学思行合一的自我提升。
制度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
|